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端午刚过,家里的粽子是不是堆得像小山似的?你是不是瞅着冰箱里的粽子发愁:“昨天的粽子还能不能吃啊?真空包装鼓包是不是就坏了呢?” 要知道,粽子保存不好就像个 “定时炸弹”。每年都有人因为吃了变质粽子进医院,下面这些小妙招能让你吃得既安全又省心。
首先,不同粽子的 “保质期” 差别很大,可别乱保存。
自家包的粽子就像 “温室里的花朵” 很脆弱,没防腐剂,室温超过 2 小时就可能滋生细菌。上海有位阿姨端午聚餐剩了半锅粽子,放在厨房通风处,第二天粽叶上全是白霉点。专家都说了,现包的粽子最好当天吃完,要保存就得冷藏,最多放 3 天,吃之前还得蒸 10 分钟以上来杀菌。
超市买的真空包装粽子也不是万无一失。食品检测显示,包装破损、胀气的粽子,87% 菌落超标。杭州有位大哥,吃了一袋鼓包的肉粽就进医院输液了,医生说是 “肉毒杆菌” 在捣乱。所以买的时候要先检查包装,开封后吃不完就换密封盒冷藏,2 天内得吃完。
速冻粽子在 - 18℃环境下能存 2 - 3 个月,但别反复解冻。有个网友把速冻粽拿进拿出三次,第三次吃完就拉肚子。专家解释说每次解冻粽子就像 “冒汗”,给细菌繁殖创造了机会。建议按一顿的量分装,用保鲜袋包好,吃的时候直接蒸。
展开全文
其次,粽子变质有 4 个 “死亡信号”,看到就得扔。
很多人觉得没异味就能吃,这可大错特错。正常粽子粽叶青绿,米粒透亮,要是粽叶发黏、米粒长斑就得扔。有个大爷舍不得扔 “轻微发黏” 的粽子,结果上吐下泻,是 “霉菌毒素中毒”。新鲜粽子有粽叶香和米香,变质后会有酸腐味、酒精味,肉馅粽甚至会臭得像 “臭袜子”。好粽子捏起来紧实有弹性,变质的一捏就软塌。变质粽子的黏度比正常的低 60%,吃起来没嚼劲。真空包装的粽子要是胀气、破袋、漏液,不管多贵都得扔。
再者,网上的民间保存偏方有些坑人。有人说盐水浸泡能杀菌,可 2% 盐水泡 24 小时,粽子咸得没法吃,细菌只少了 15%,还不如直接冷藏。农村有些地方用草木灰保存粽子,其实草木灰容易吸灰尘和细菌,潮湿天气还会加速变质。最靠谱的还是分装冷冻,把粽子按一顿量用保鲜袋包好,冷冻层一放,3 个月后拿出来蒸 15 分钟,和新鲜的一样好吃。
最后,剩粽别浪费,可以改造一下变得更美味。
粽子三明治,冷粽切片夹煎蛋、火腿、生菜,很适合上班族当早餐。豆沙粽捣碎加酸奶、草莓粒就是高颜值甜品,孩子肯定爱吃。肉馅粽捏碎加淀粉、鸡蛋炸成丸子,外酥里糯。有个 00 后博主靠 “剩粽改造” 涨粉 10 万呢。
总之,粽子是节日的心意,但安全第一。学会看变质信号、科学保存,才能放心享受美味。这个端午,别让剩粽成为 “健康杀手”,该扔就扔,该吃就吃。
(注:图片来源网络,如侵权联系删除,感谢理解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