晕动症是指乘坐交通工具时,由于颠簸、摇摆或旋转等运动刺激人体的前庭神经而发生的疾病,也被称为晕车、晕船、晕机等。主要症状包括头晕、恶心、呕吐、面色苍白、出冷汗等,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心慌、乏力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。晕动症的发病主要与前庭系统敏感、视觉与前庭信息冲突等因素有关,
1、前庭系统敏感:人体的内耳前庭系统负责感知运动和维持平衡,当前庭器官受到过度或异常的运动刺激时,前庭毛细胞会产生神经冲动,这些冲动通过前庭神经传导到大脑。如果前庭系统过于敏感,就会对这些运动刺激产生过度反应,导致大脑接收到的运动信息与实际身体感受不匹配,从而引发晕动症。
2、视觉与前庭信息冲突:乘车、乘船或乘飞机时,眼睛看到的车内或机舱内相对静止的景象,而前庭系统感受到的是运动状态,这种视觉和前庭信息的不一致会使大脑产生混乱,引发晕动症。
3、特殊疾病:患有内耳疾病、偏头痛、高血压、颈椎病等疾病的人,也更容易出现晕动症的症状。
此外,颠簸程度大、摇晃剧烈的交通工具更容易引发晕动症,如小船在风浪中行驶、汽车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驶等。车内空气不流通、有异味,如汽油味、皮革味等,也可能诱发晕动症。睡眠不足、疲劳、饥饿、过饱、焦虑、紧张等身体和心理状态,会增加晕动症的发生风险。
如何预防晕动症
出行前要保证充足睡眠,让身体和大脑处于良好状态,避免因疲劳增加晕动症发作几率。同时不要空腹或过饱乘车、船、飞机等交通工具,一般七八分饱为宜,防止胃部不适引发恶心等晕动症状。乘车时尽量选择前排靠窗位置,乘船时选择靠近船中央且靠窗的位置,乘飞机时选择机翼附近的座位,这些位置的颠簸和摇晃相对较小。尽量避免头部频繁晃动,可以将头靠在座椅上,使用头枕固定头部。可以通过听音乐、聊天、看窗外远处风景等方式分散注意力,减少对运动的关注。在乘坐交通工具前30分钟至1小时,可遵医嘱服用抗晕动药物。佩戴晕车贴、使用清凉油涂抹太阳穴等,也可能对缓解晕动症症状有一定帮助。